金魚 Kingyo
商品優點:
①免裁切紙模,安全又方便 ②雷射處理折線,避免作品反彈崩裂 ③正宗日本紙製作,相對抗潮濕 ④日本棉製雙面膠,黏性持久、線條自然 ⑤配色豐富,讓視覺更生動 ⑥建構3D立體結構空間感 ⑦短時間即可完成 |
適合對象:
①網紅必備!適合置入任何環境拍照 ②設計相關學系必備,立體結構拆解訓練 ③兒童專注力、手腦協調性訓練 ④上班族必備~專心手作、釋放壓力 |
商品規格:
尺寸:W15xH17cm 材質:紙張 設計:日本 設計產地:日本 保固:無 |
金魚小知識
野生魚類中自然有些色彩鮮艷的魚,不僅是鯽魚還有紅鯉魚等。彩色鯽魚遺傳性狀比較穩定,中國的金魚主要是在鯽魚上發展而來。而彩色鯉魚傳到日本後得到很大重視。 早在兩千年前的古書《山海經》中就有紅色鯽魚的記載,「睢水出焉,東南流注於江,其中多丹粟,多文魚。」[1]郭璞說「文魚」是「有斑采也」。因為變色的鯽魚在自然界中太明顯,很容易被天敵捕捉。漢宣帝時王褒有《九懷賦》中說:「蛟龍兮導引,文魚兮上瀨。」 晉朝和唐朝時期,人們就將紅色鯽魚集中放養。1162年,宋高宗在宮中建「金魚池」,收集金色和紅色鯽魚,而當時亦懂得以紅蟲餵養金魚和繁殖金魚的方法。南宋時代因佛教流行各地出現了放生池,使金魚品種得到了較大發展。到1276年據記載已經出現各種顏色和花斑的鯽魚。到明朝已經培養出現代具有雙尾、眼睛突出的金魚。明朝中後期,盆養金魚已成為普遍的養殖方式。《帝京景物略》記載當時金魚有「金瑩」、「銀雪」、「鶴頂」、「銀鞍」、「七星」、「八卦」等品種。明神宗本人就是個金魚鑑賞家,對飼養金魚很有研究,飼養了許多金魚,慎行《轂山筆塵》記載「明朝皇宮中設有金魚盆」。明朝民間也流行養金魚,《燕都遊覽志》記載:「魚藻池在崇文門外西南,俗呼金魚池,蓄養朱魚以供市場。都人入夏至端午結蓬列肆狂歡轟飲於穢流……」張岱《西湖夢尋》載:「至庵,入坐一小室,峭壁如削,泉出石罅,匯為池,蓄金魚數頭。」1502年第一批金魚運往日本;1611年首次運往葡萄牙並開始在歐洲繁衍;1874年第一批運往美國並在美洲普及。 歷史上第一本關於金魚的研究專書為在1596年由張謙德所著的《硃砂魚譜》。 |
品牌故事
bog craft(ボグクラフト)專門以紙張、紙板,為主要開發素材的3D紙模商品,透過以雷射切割精準的設計、貼心的折線、耐久的材質,推出一系列只需要簡單工具,就可以輕鬆組裝出可愛、動人的立體3D紙模小動物。 組み立てるインテリア KAKUKAKU はカクカクとしたちょっと変わった形が特徴の紙や段ボールを材質としたペーパークラフトキットのシリーズです。 本体は既にレーザーカッターで精巧な切抜きと折目をつけた状態になっており、のりしろの幅に合わせた両面テープも付属していますので、カッターナイフまたははさみのみ用意すればすぐに組み立て始められます。 |